:::

標音原則

一、本辭典採用教育部於 101 年 9 月 12 日修正公告之「客家語拼音方案」作為標音之依循原則。

二、變調說明

(一) 四縣腔

1. 陰平變調:四縣腔的陰平(24)字,後接陰平(24)、去聲(55)、陽入(5)字時,聲調會變成陽平調(11)。


陰平(24) 陰平(24) 例:天光 (tien24-11 gong24)
陰平(24) 去聲(55) →陽平(11) 去聲(55) 例:添飯 (tiam24-11 fan55)
陽入(5) 陽入(5) 例:遷入 (qien24-11 ngib5)

2. 仔尾變調:北四縣腔仔尾詞「仔e31」因前行字聲調之不同,有e31、e11兩種讀音。

上聲(31)

陰入(2)

仔(e31)

上聲(31)

陰入(2)

仔(e11)

例:棗仔 (zo31 e31-11)

例:桌仔 (zog2 e31-11)

(二) 海陸腔

1. 上聲變調:海陸腔的上聲(24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調為陽去(33)調。

上聲(24)

陰平(53)

陽平(55)

上聲(24)

陰去(11)

陽去(33)

陰入(5)

陽入(2)

陽去(33)

陰平(53)

陽平(55)

上聲(24)

陰去(11)

陽去(33)

陰入(5)

陽入(2)

例:打單 (da24-33 dan53)

例:打球 (da24-33 kiu55)

例:古板 (gu24-33 ban24)

例:好漢 (ho24-33 hon11)

例:等路 (den24-33 lu33)

例:啟發 (ki24-33 fad5)

例:小學 (siau24-33 hog2)

2. 陰入變調:海陸腔的陰入(5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陽入(2)調。

陰入(5)

陰平(53)

陽平(55)

上聲(24)

陰去(11)

陽去(33)

陰入(5)

陽入(2)

陽入(2)

陰平(53)

陽平(55)

上聲(24)

陰去(11)

陽去(33)

陰入(5)

陽入(2)

例:目珠 (mug5-2 zhu53)

例:作文 (zog5-2 vun55)

例:壁頂 (biag5-2 dang24)

例:決賽 (gied5-2 soi11)

例:八字 (bad5-2 sii33)

例:發覺 (fad5-2 gog5)

例:法律 (fab5-2 lud2)

(三) 大埔腔

1. 陰平變調:大埔腔的陰平(33)字,後接上聲(31)、陰入(21)、陽平(113)字時,皆變讀為35調。

陰平(33)

陽平(113)

上聲(31)

陰入(21)

35

陽平(113)

上聲(31)

陰入(21)

例:新年 (sin33-35 ngien113)

例:上粉 (shong33-35 fun31)

例:斟酌 (zhim33-35 zhog21)

2. 陽平變調:大埔腔的陽平(113)字,後接陽平(113)字時,變讀為33調。

陽平(113) 陽平(113) 陰平(33) 陽平(113) 例:唐朝 (tong113-33 cheu113)

3. 去聲變調:大埔腔的去聲(53)字,後接上聲(31)、去聲(53)、陰入(21)、陽入(54)字時,變讀為55調。

去聲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3)

陰入(21)

陽入(54)

55

上聲(31)

去聲(53)

陰入(21)

陽入(54)

例:對手 (dui53-55 shiu31)

例:另外 (nang53-55 nguai53)

例:辦桌 (pan53-55 zog21)

例:召集 (sheu53-55 sib54)

(四) 饒平腔

1. 陽平變調

(1) 饒平腔的陽平(55)字,後接陰平(11)、上聲(53)、陰入(2)字時,變讀為上聲(53)調。

陽平(55)

陰平(11)

上聲(53)

陰入(2)

53

陰平(11)

上聲(53)

陰入(2)

例:房間 (fong55-53 gien11)

例:頭擺 (teu55-53 bai53)

例:麻索 (ma55-53 sog2)

(2) 饒平腔的陽平(55)字,後接陽平(55)、去聲(24)、陽入(5)字時,變讀為33調。

陽平(55)

陽平(55)

去聲(24)

陽入(5)

33

陽平(55)

去聲(24)

陽入(5)

例:才華 (coi55-33 fa55)

例:才調 (coi55-33 tiau24)

例:能力 (nen55-33 lid5)

2. 上聲變調

(1) 饒平腔的上聲(53)字,後接陰平(11)、上聲(53)字時,變讀為33調。

上聲(53)

陰平(11)

上聲(53)

陰入(2)

33

陰平(11)

上聲(53)

陰入(2)

例:整理 (zhin53-33 li11)

例:審問 (shim53-33 mun53)

例:手冊 (shiu53-33 cag2 )

(2) 饒平腔的上聲(53)字,後接陽平(55)、去聲(24)、陰入(2)、陽入(5)字時,變讀為陰平(11)調。

上聲(53)

陽平(55)

去聲(24)

陽入(5)

陰平(11)

陽平(55)

去聲(24)

陽入(5)

例:掌門 (zhong53-11 mun55)

例:本地 (bun53-11 ti24)

例:伙食 (fo53-11 shid5)

3. 去聲變調:饒平腔的去聲(24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33調。

去聲(24)

陰平(11)

陽平(55)

上聲(53)

去聲(24)

陰入(2)

陽入(5)

33

陰平(11)

陽平(55)

上聲(53)

去聲(24)

陰入(2)

陽入(5)

例:地方 (ti24-33 fong11)

例:地形 (ti24-33 hin55)

例:地點 (ti24-33 diam53)

例:地位 (ti24-33 vui24)

例:打球 (da24-33 kiu55)

例:等路 (den24-33 lu33)

4. 陰入變調:饒平腔的陰入(2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陽入(5)調。

陰入(2)

陰平(11)

陽平(55)

上聲(53)

去聲(24)

陰入(2)

陽入(5)

陽入(5)

陰平(11)

陽平(55)

上聲(53)

去聲(24)

陰入(2)

陽入(5)

例:目珠 (mug2-5 zhu11)

例:屋場 (vug2-5 chong55)

例:竹筍 (zhug2-5 sun53)

例:出汗 (chud2-5 hon24)

例:百日 (bag2-5 ngid2 )

例:出席 (chud2-5 sid5 )

(五) 詔安腔

1. 陽平變調:詔安腔的陽平(53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33調。

陽平(53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33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房間 (fong53-33 geen11)

例:行為 (hang53-33 bbui53)

例:成見 (shin53-33 gien31)

例:凡事 (fan53-33 su55)

例:神桌 (shin53-33 zoo24)

例:行業 (hong53-33 ngiab43)

2. 上聲變調

(1) 詔安腔的上聲(31)字,後接陰平(11)、陽平(53)、去聲(55)、陰入(24)、陽入(43)字時,變讀為陰平(11)調。

上聲(31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陰平(11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長官 (zhong31-11 guan11)

例:主持 (zhi31-11 chi53)

例:手電 (shiu31-11 teen55)

例:等級 (den31-11 gib24)

例:苦力 (ku31-11 lid43)

(2) 詔安腔的上聲(31)字,後接上聲(31)字時,變讀為去聲(55)調。

上聲(31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上聲(31)

例:敢講 (gam 31-55 gong 31 )

3. 去聲變調:詔安腔的去聲(55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33調。

去聲(55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33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認親 (ngin55-33 cin11)

例:認人 (ngin55-33 ngin53)

例:認可 (ngin55-33 koo31)

例:認字 (ngin55-33 cu55)

例:認出 (ngin55-33 chid24)

例:定律 (ten55-33 lud43)

4. 陰入變調

(1) 詔安腔以-b, -d 結尾之陰入(24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5調。

陰入(24) (-b, -d 尾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5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鴨胗 (ab24-5 kin11)

例:鴨嫲 (ab24-5 ma53)

例:色相 (sed24-5 siong31)

例:八字 (beed24-5 cu55)

例:鴨肉 (ab24-5 ngiu24)

例:結局 (gied24-5 kiu55)

(2) 詔安腔-g 尾消失、舒化之陰入(24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去聲(55) 調。

陰入(24) (-g 尾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去聲(55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擘心 (ba24-55 sim11)

例:竹林 (zhu24-55 lim53)

例:矺底 (za24-55 de31)

例:腳步 (gio24-55 pu55)

例:竹殼 (zhu24-55 koo24)

例:矺核 (za24-55 hed43)

5. 陽入變調:詔安腔以-b, -d 結尾之陽入(43)字,後接字無論聲調為何,皆變讀為3調;-g 尾消失者則聲調歸併至去聲(55)調,變調規則亦與去聲相同。

陽入(43) (-b, -d 尾)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3

陰平(11)

陽平(53)

上聲(31)

去聲(55)

陰入(24)

陽入(43)

例:食虧 (shied43-3 kui11)

例:食茶 (shied43-3 ca53)

例:食草 (shied43-3 coo31)

例:食飯 (shied43-3 pon55)

例:食福 (shied43-3 fu24)

例:食力 (shied43-3 lid43)

(六) 南四縣腔

陰平變調:南四縣腔的陰平(24)字,後接陰平(24)、去聲(55)、陽入(5)字時,聲調會變成陽平調(11)。

陰平(24)

陰平(24)

去聲(55)

陽入(5)

陽平(11)

陰平(24)

去聲(55)

陽入(5)

例:天光 (tien24-11 gong24)

例:添飯 (tiam24-11 fan55)

例:遷入 (qien24-11 ngib5)

三、大埔腔小稱詞變調

大埔客語的單音節詞或複音節詞最末一字,若其聲調為陰平調,且欲表現小稱時,則會產生「小稱變調」,調值由原來的平調33變為上升調35,如:【包】bau35(包子)、【雞】gie35(雞)、【師】sii35(徒弟)、【阿舅】a33 kiu35(妻舅)……等。

四、為維持字音對應的系統性

各詞目的主音讀,能確定其本字,或可推測其音韻來源者,本辭典根據字音標示其本音、本調,不標示因語音環境或說話語氣而產生的變讀形式。若有特別情況,才另作說明。

五、又讀

(一) 複音節詞擁有二個以上符合字音規律的音讀,且不影響意義時,音讀可兼收之,取一常用者為主音讀,其他讀法則為又讀。

(二) 又讀若僅發生於部分義項,於音讀說明欄標明義項別之後,再說明又讀音。

(三) 單音節的字詞,有二個以上的讀音時,分別收為獨立詞目,不以又讀規則視之。

(四) 有關又讀音之標示,下以二種情形舉例說明:

1. n、l兼用情形:客語屬中古音「泥、來」聲母的字,常有n、l聲母混用的情況,本辭典以標注常用音為主音讀;n、l二讀兼有者,除於主音讀欄標示常用音外,另於音讀說明欄說明又讀音。

例:【燈籠】den24 nung11

又讀 den24 lung11

2. i、u介音有無兩可時,取常用音標示為主音讀,其他於音讀說明欄收為又讀音。

例:【特別】tid5 pied5

又讀 tid5 ped5

六、文白讀

客語部分字音有文白讀之分,一般而言,文讀用於書面語詞居多,白讀則多用於口語詞,這是大略的分別,不能截然劃分。就語音來看,文讀音較接近國語發音,白讀音則較具客語本有的特色。本辭典對字音文白讀的處理方式,比照字、詞多音的情形處理,並視情況加注文白讀:

(一) 字、單音節詞:文、白讀分別收為獨立詞目,但於音讀前標明

例:【肯】 kien31、【肯】 hen31

(二) 複音節詞

1. 有文、白讀兩種念法,但意義卻相同者,不分立收錄。主音讀欄標示常用讀法,另一音讀列於音讀說明欄。

例 1:【廣播】 gong31 bo24白讀gong31 bo55

例 2:【節省】 jied2 sang31 文讀 jied2 sen31

2. 有文、白讀兩種念法,使意義不同者,各自獨立收錄,但不特別標明文、白讀。例:【印仔】(印章)in55 e31、【印仔】(痕跡)iang55 e31

七、特殊音讀、俗音除第四項之一般情形外,客語另有不少詞彙的俗用音讀超出原本字音系統的規範,屬於特殊音讀。標音原則說明如下:

(一) 能確定其本字,或可推測其音韻來源,但因屬親屬稱謂,或因避諱、俗用等情況而變讀,超出音韻規範的詞彙。其標音原則為:

1. 詞目有兼有字音及變讀音者,主音讀以標注字音為主,並於音讀說明欄以固定用語「俗音○○」說明變讀。變讀產生新調值者,後方加注說明「○為新調值」。

2. 若發生變讀的詞目已無依字音之音讀,則主音讀欄標注變讀音,前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,並視情況於音讀說明欄解釋其音變。

3. 變讀若僅發生於部分義項,則於音讀說明欄標明義項別後說明之。

4. 特殊的單字音,原則上不另收為獨立詞目。

下以五種情況舉例說明:

1. 親屬稱謂:客語親屬稱謂,可能因為表示親暱的緣故,在口語上常會變讀為高調(高平調、高降調等),而超出音韻系統的規範。

例:【阿公】a24 gung24

俗音a24 gung55

2. 避諱:客語中,部分詞彙因避諱趨吉之故,而改變詞素的組成,或以相近音取代原有的音讀。

例:【桑仔】song24 e31

俗音son24 e31

3. 俗用:客語中,部分詞彙因約定俗成,有其習用的說法,音讀超出音韻系統的規範。

例 1:【丈人老】 cong24 min24 lo31

例 2:【汗流脈落】 hon55 liu11 mag5 log5

4. 語音弱化:客語中,部分詞彙因語音弱化,有其普遍習用的說法,音讀超出音韻系統的規範。本辭典仍以標注字音為主音讀,並於音讀說明欄說明弱化讀音。例:【幾多】gi31 do24 俗音i31 do24、id2 do24

5. 語音加強:客語中,部分詞彙或詞組的語素,藉由調值改變以表強調,有其普遍習用的說法,音讀超出音韻系統的規範。例:【盡多】qin55 do24 俗音qin53 do24,53為新調值。

(二) 無法考得本字、推定音韻來源,或由於借詞之故,超出客語音韻規則者,其用 字亦多為替代字。這些字詞的特殊音讀,其標音原則為:

1. 此類字詞沒有依字音規律之讀音,故於主音讀欄標示實際音讀,前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。

2. 此類特殊的單字音,原則上不另收為獨立詞目。

提出以下五類說明:

1. 合音詞:合音詞合音成分已固著、沒有分音形式者,收為獨立詞條。其主音讀以實際音讀標記,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,並於音讀說明欄以固定用語「○,為「○○」之合音」說明;因合音而產生新調值者,後方加注說明「○為新調值」。例:【畀】 bi53 畀 bi53,為「分佢(bun24 gi11)」之合音,53為新調值。

2. 借詞或外來語:借詞或外來語的音讀常常不符自身的音韻規則,遇此情況時,本辭典標注實際音讀,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。

例 1:【膏嗟】 go11 jia11

例 2:【巴士】 ba55 sii31

3. 擬聲字詞:詞目中描寫聲音的部分,稱為擬聲或狀聲,本辭典標注實際音讀,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。

例 1:【嘖嘖啐啐】 jid5 jid5 zud5 zud5

例 2:【啾啾滾】 jiu55 jiu55 gun31

4. 擬態字詞:詞目中描寫事物、動作狀態的抽象部分,稱為擬態,本辭典標注實際音讀,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。

例 1:【汀汀汀汀】 din11 din11 din55 din55

例 2:【瘦挾挾】 ceu55 giab5 giab5

5. 聯綿詞:聯綿詞須音節合在一起才有意義,不能分開解釋各音節的意義。這類的詞,有漢字書寫傳統者,標注字音,並且不另作標示或說明。

例:【枇杷】pi11 pa11

若為客語特色詞而找不到本字、使用替代字者,則依據實際音讀標注,並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。

例:【盎零】 ang24 lang24

(三) 詞目有兩種以上念法,其讀音皆屬特殊音讀時,依據實際音讀標注。主音讀欄以「」標明其為特殊音,音讀說明欄以固定用語「又俗音○○」標注其他讀法。

例:【外背】 no55 boi55

又俗音ngo55 boi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