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收詞原則

一、本辭典詞目來源

以教育部《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》為基礎,加入教育部客語成果及客家委員會客語能力認證詞庫語詞,並蒐集各界建議增收之詞彙。詞目經彙整後,依下列之收詞原則及委員會議決議等增刪而成。內容兼具客語四縣、海陸、大埔、饒平、詔安、南四縣等六腔之共有詞彙,以及六腔各展語言特點的特色詞彙。

二、詞目分類

本辭典收錄的各筆資料,其漢字書寫形式通稱為「詞目」。詞目包含的範圍有字、詞、詞綴、詞組及熟語,以下分別舉例說明各類詞目於本辭典之定義。由於詞組及熟語已超出「詞」的範疇,故下亦說明本辭典收錄詞組及熟語之原則及規範。

(一)字:為單音節不成詞的字。以各詞目之「字頭字」和教育部「客家語推薦用字」優先收入,再陸續補充增收。例:【葡】、【捷】、【膁】、【爧】。

(二)詞綴:具有構詞之語法功能,但不能單用、成詞者。例:【阿】、【幾下】。

(三)單音節詞:為單音節而可成詞者。例:【手】、【走】。

(四)複音節詞:為兩個音節以上的詞。例:【電腦】、【半爛燦】。

(五)詞組:本辭典雖以收「詞」為主,但詞組與詞的界線實難一刀劃分,為兼顧辭典收詞之簡潔性,及保留客語語言特色,本辭典收錄詞組之依循原則為:

1.形式固著,結合性較強,不易無限生成者,可予收入。例:【了少話】。反之,結構較為鬆散者,不予收入。例:【一皮葉仔】。

2.意義特殊、具有整體性,非以字面義能完整解釋者,可予收入。例:【入屋】(搬新家)、【大水樵】(漂流木)、【一下半】(三兩下)、【青面鳥】(喻愛生氣的人)。

3.雖具衍生性,但保留語言特色或文化意義者,可評估並斟酌少量收入。例:【拜一】、【拜日】、【幾下日】、【䌈粽仔】。

(六)熟語:熟語包含成語、慣用語、諺語及歇後語,本辭典收錄部分熟語,原則上係以能自然融入句子的口語化短語為主,例:【主人打幫客】、【打卵見黃】。而如【正有錢莫買田,正有穀莫買屋】、【甘蔗食了一目正一目】、【用飯撈戽水--無採工】,有句逗隔開,或常以獨立句式呈現的俗諺、歇後語,則收於附錄供參。

三、同形詞處理原則

本辭典所稱之「同形詞」,為書寫形式相同,但分屬不同詞目的字詞。收錄原則如下:

(一)字或單音節詞有多條詞目同形異音時,各自獨立收錄。例:【喊】hem24、【喊】ham55,為兩個詞條。

(二)複音節詞或詞組同形,但音、義皆不同時,各自獨立收錄。例:【印仔】iang55e31痕跡。【印仔】in55e31印章。用木或金石等刻成的圖章。

(三)依上列二條規則收錄之同形詞,於「同形詞欄」連結互見之。

四、合音詞收錄原則

(一)二個或多個音節縮略為單一音節的情況,稱之為合音;包含合音成分的詞,則稱為合音詞。

(二)本辭典收錄為獨立詞目的合音詞,須同時具備二個條件:

1.詞彙中的合音部分已固著為單音節,不具分音說法。

2.能確認其合音來源。

(三)同時兼具合音、分音說法者,則依其分音形式,以其他收詞原則處理。

(四)為符合一字一音之對應,合音字詞亦盡量使用漢字(俗字、造字等替代字)書寫。例:【畀】。若仍無適合漢字,方以「□」代替合音用字。例:【屙膿□血】(o24nung11guad5hied2,荒誕虛假)。

五、仔尾(小稱)詞之收錄原則

客語四縣、海陸、饒平、南四縣等腔調的形容詞、副詞、名詞以及動詞短語如「○啊○仔」等,多數詞彙及用語均有使用仔尾詞「仔」之情形;大埔腔及詔安腔則少用仔尾。其中,大埔腔有部分詞彙透過變調的方式來呈現「小稱」的功能,而不另加音節。本辭典仔尾(小稱)詞的收錄原則如下:

(一)加仔尾與不加仔尾意義不同時,兩者獨立收錄成兩個詞條。例:【阿姆】(母親)、【阿姆仔】(長一輩的女性)。但若其中某一形式為鬆散詞組,且不符合詞組收錄原則時,則該詞組不予收錄。例:【坐桌】(宴席時,入席就坐)、【坐桌仔】(坐桌子)兩者,僅收【坐桌】。

(二)單音節詞加仔尾與不加仔尾意義相同時,兩者兼收。例:【蝦】、【蝦仔】,【雞】、【雞仔】。

(三)複音節詞加仔尾與不加仔尾意義相同時,無論「仔」為中綴或後綴,收錄無仔尾的形式,並於釋義內以固定用語加注「亦可說『○○仔』」、「亦可說『○仔○』」。

例1:【緊拚拚】形容很急迫的樣子。亦可說「緊拚拚仔」。例:佢緊拚拚仔舂等出,毋知在該趕麼个?(他急急忙忙的走出去,不知在趕什麼?)

例2:【烏鈕草】龍葵。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。葉呈橢圓形,開白花,球形漿果成熟時為黑色。整株皆可食用。亦可說「烏鈕仔草」。例:田坵生恁多烏鈕草,無摘來食異打爽。(田裡長這麼多龍葵,沒摘來吃很可惜。)

(四)大埔腔一般無仔尾,但單音節詞或複音節詞字末,聲調為陰平調時,透過變調的方式來呈現「小稱」,而不另加音節。大埔腔的單音節詞屬陰平調者,雖詞形相同,本辭典仍收兩條,其一為本音形式,標注本音,其一為小稱形式,標注小稱變調。

例:【星】sen33、【星】sen35。非陰平調的單音節詞則僅收一條。複音節詞變調與不變調意義皆同時,僅收一條,主音讀欄依字音標注本音本調,若有小稱變調,則於音讀說明欄說明。

例:【醃瓜】am33gua33,小稱變調讀am33gua35。複音節詞變調與不變調意義不同時,兩者獨立收錄成兩個詞條。例:【阿舅】(舅舅)a33kiu33、【阿舅】(小舅子)a33kiu35

六、借詞與外來語收錄原則

(一)國語來源詞彙:本辭典之收詞以客語本有的詞彙為主,但為利語言的活化及教學之用,酌收部分國語來源詞彙(下稱國語詞),原則如下:

1.客語引進現代生活之新事物、新概念,卻無傳統詞可對應使用者,收入之。例:【捷運】、【高速公路】、【電視】。

2.客語雖有舊有詞,但對應之國語詞已於客語中普遍使用、甚至逐漸取代舊有詞者,以客語詞、國語詞兼收之原則酌收。例:【刺波仔】、【草莓】,【讀書伴】、【同學】。

3.與國語詞同形同義之詞彙,優先並酌量收錄易於融入口語者,以及較難視讀客語讀音或容易誤讀者。例:【結束】。

4.過於專業的學科名詞或用語,暫不予收錄。例:【纖維母細胞】。

(二)其他來源之借詞及外來語:本辭典僅收錄能以漢字或替代漢字書寫之借詞或外來語;無法以漢字書寫者,暫時收作附錄提供參考,待六腔討論出共同的、適當的漢字書寫方式,方予以收錄。

例1:【缺濟】kied2ji55(小氣),來自日本語「ケッチ」,可以替代漢字書寫,故收入正文。

例2:【to11kie55so31】(百香果),來自日本語「時計草(とけいそう)」,暫無漢字書寫方式,收至附錄。